首期预计2026年交付使用,中车四方智汇港“都市科学城”雏形初现
首期18万平方米产业空间预计2026年交付使用,已交付商业载体入驻咖啡精酿、教育培训、运动休闲等业态——
中车四方智汇港“都市科学城”雏形初现
青岛日报社/观海新闻讯 中车四方智汇港项目是省市级重点项目,也是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迭代换新的关键项目。记者在参加市北区滨海产业新区管委会开展的以“开放融合营商跃阶,聚势赋能共创未来”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月活动时发现,该项目四方机车公园、历史文化记忆馆、动能工厂等已经建成对外开放,产业示范区多个楼宇实现主体封顶,将打造成为老四方工业区的产业新高地和生活新地标。
中车四方智汇港项目位于兴隆路街道杭州路16号,占地面积约640亩,蕴藏宝贵的工业遗产和充足的发展空间。项目由中车科技园开发建设,主要分为产业办公、商业配套,以及住宅和学校等民生项目。

俯瞰中车四方智汇港。邢志峰 摄
产业示范区规划建设6个单体,包括商业办公、智能工厂以及超高层建筑。现场,机器声轰鸣,融合创新研发中心、中车四方中心等产业楼宇拔地而起,工人们奋战一线,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计划推进,于2026年实现首期18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交付使用。据了解,中车四方股份、中车四方所已完成入驻产业示范区签约,未来,这里将依托电气技术、机械技术、系统集成技术,打造中车四方所新的总部基地、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车间,形成从基础研发、智能制造到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。

历史文化记忆馆。邢志峰 摄
漫步园区,斑驳的红砖墙与现代玻璃幕墙交相辉映,老厂房蜕变而来的城市创意产业生态已开始显现。目前,园区更新可释放的商业空间已招商入驻咖啡精酿、教育培训、运动休闲等业态,致力于打造一个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和城市共享生活新领地,为传统老工业区注入时尚新潮的现代鲜活能量。

102动能工场成功吸引了游泳、篮球和羽毛。邢志峰 摄
记者在现场看到,104C厂房已入驻海东东咖啡、婚纱摄影、演艺剧场、教育培训等业态,以工业遗产建筑为蓝本,这里将通过巧妙改造,规划一个集休闲娱乐、咖啡精酿等于一身的时尚互动潮流生活社区。102厂房已变身动能工厂,以“文化潮流体育”为核心,引入专业赛事级别的游泳馆和篮球馆,以及羽毛球馆和健身房等设施,致力于打造一个以体育为主力的综合性社群活动中心。

历史文化记忆馆。邢志峰 摄
凭借工业记忆,这里正成为城市工业文化交流传播的新阵地。利用老办公楼更新改造的历史文化记忆馆正式对外开放,以青岛四方机厂的发展历程为视角,通过珍贵的文献、实物展品以及多媒体互动技术,让市民游客体验一段波澜壮阔的工业史诗。值得一提的是,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、曾因“四方风荷”而闻名的四方公园,也随着中车四方智汇港的建设,实现“场景活化、修旧如旧”中,唤醒独属青岛的市井烟火记忆。

四方公园。邢志峰 摄
滨海产业新区是市北区聚力构建“两带三区”发展布局的重要一区,目前,滨海产业新区管委会正全面聚焦市北区“2 6”特色产业体系,重点发展总部经济、医养健康、人工智能、轨道交通、高端新材料“五大主导产业”,鼎力推进雁山科技生态城、中车四方智汇港、大健康产业园、欢乐滨海城、捷能中泰“五大片区”建设。下一步,市北区滨海产业新区管委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密切政企关系,凝聚发展共识,为辖内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、新活力,通过生态筑基、业态焕新、空间重塑、文态赋能,助力企业成长和产业升级,奋力谱写滨海产业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。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实习生 车芳如)
收藏!影响未来的重要科技发展趋势都在这里了
回顾2020年,中国交出了举世瞩目的创新答卷。天问“奔火”、嫦娥“揽月”、“奋斗者”号万米深潜之下,我国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又上新台阶。
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曾以智能交通举例表示,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,将能够提升15%~30%的通行效率,这意味着GDP绝对值大概带来2.4%~4.8%的增长。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,我国科技创新如何搞出更多独门绝技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?近日,百度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十大科技趋势预测,涵盖人工智能、AI芯片、量子计算等多个前沿领域,为科技发展划出重点。

AI更加深入大众生活
2020年,全球抗疫促使 AI与5G、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。我国相继出台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《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《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》等相关文件,旨在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布局,提高技术研发水平,增强技术应用转化能力。
百度研究院预测,在2021年,AI将更加深入大众生活,远程办公、在线教育、在线问诊等模式将会延续,成为未来的新常态。
产业融合成趋势 数字人、虚拟人等形态持续落地
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,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推动互联网+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。在此背景下,百度研究院预测,2021年,数字人、虚拟人将大批量出现,生命科学成为 AI应用新领地,交通产业加速转型。
2020年,百度推出了全球首个 mRNA疫苗基因序列设计算法 LinearDesign,能在16分钟内大大提升疫苗设计的稳定性和蛋白质表达水平,提升了疫苗研发速度。
2020年,百度Apollo也正式在北京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Apollo Go,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,无安全员的Robotaxi车辆开展常态化运营有望成为现实,以智能语音交互和车路协同信息服务为特征的“智能座舱”将成为汽车主流标配。
量子计算、芯片领域将搞出更多“独门绝技”
2020年底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"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"和"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"排在了2021年重点任务的第一位和第二位。会议提出要尽快解决一批"卡脖子"问题,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,搞出更多独门绝技。
百度研究院认为,我国AI芯片和轻量级模型将加速智能化向边缘渗透,量子科技创新观念深入人心,会直接推动量子计算相关产业发展。

2020年,我国量子计算原型机“九章”的问世引起世界轰动。未来,量子硬件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,会催生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算法,用于真正展示这些量子硬件的优势。目前,我国科技企业正在芯片自主研发之路中不断崛起,百度自主研发的云端AI通用芯片“百度昆仑”已实现量产。
开放赋能 企业持续发挥创新主体地位
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力量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,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,需要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。基于此,百度研究院预测,社会对构建负责任的 AI的需求将不断上升,同时AI基础设施创新将促进产业人才培养。
让 AI 普惠带动中小企业产业升级,需要在算法、算力、数据等AI基础设施和人才两大方面持续投入。如今,以深度学习框架飞桨为核心的开源平台已大大降低AI技术的开发门槛,自动化深度学习、少代码或无代码的AI开发平台等将进一步发展,持续降低AI开发所需的专业技能。
2020年,百度宣布了“两个500万”计划:预计到2030年,百度智能云的服务器台数将扩充到500万台,未来五年,将助力行业培养500万AI人才。
从抗疫防疫到复工复产,从自立自强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,科技创新都展现了极大的价值潜力。未来已来,迎接智能时代的新机遇与新挑战,需要清晰的技术路标,技术将为中国企业在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提供指引,以凌云壮志,奔向科技创新的“星辰大海”。
来源: 中国网
相关问答
海鸿科贸有限公司国贸新领地2号楼2单元605室,...
请说具体点,你证明被骗了